诚信优配 此计真毒!秦穆公挖墙角、灭邻国,玩得真是太溜了,霸主的权谋啊_由余_西戎_秦国
在春秋时期的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诚信优配,秦国的君主秦穆公向内史王廖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听说邻国有一位圣贤之人,他的存在将成为对立国的最大隐患。我留意到西戎国派来使者由余,他非常出色,有着很多与众不同的见解。对此,我感到深深的担忧,他如果继续存在,对我们秦国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何才能将他除去呢?”(《史记》原文:孤闻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由余贤,寡人之害,将奈之何?)
面对敌国阵营中的杰出人才,秦穆公显然感到了威胁,但他没有立即想到采取极端手段解决问题,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最终,他转向内史王廖,请求他的意见。
王廖看出了秦穆公对由余的“惜才之心”,于是思考片刻后回应道:“直接将由余除掉,实在是太过可惜,毕竟他是个难得的人才。其实我有一个计策,不但可以将他拉拢到秦国,而且,还能彻底瓦解西戎国的根基。”听了王廖的建议,秦穆公心中顿时一亮,欣然赞赏道:“这真是一个妙计!由余这样的人才,若能归顺我大秦,必定能为国效力。哈哈,真是太好了!”
展开剩余83%那么,由余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为什么会令秦穆公如此既忌惮又欣赏呢?
这段历史记载于《史记·秦本纪》中,讲述了春秋时期秦国与邻国西戎之间的政治博弈。西戎与秦国的关系最初较为友好,双方互派使节,彼此交往频繁。某一年,西戎国派出了使者由余,目的是向秦国请教如何使国家富强,并学习其治国之道。
由余的背景较为特殊。他并非西戎的本地人,而是晋国的流亡者。晋国的内部动乱使他的家族逃亡至西戎,并在那里得到戎王的重用。由余不仅精通中原的语言诚信优配,还是一位具有丰富政治智慧的谋士。戎王听闻秦穆公英明睿智,治国有方,便派遣由余来秦国,目的是想从秦国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史记》原文: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
对于邻国使者的到来,秦穆公虽然有着传统的好面子心理,却没有过度炫耀自己国家的财富与权势。他带领由余参观了秦国的大殿和府库,展示了秦国的繁荣与强大。然而,令秦穆公意外的是,面对这些奢华的景象,由余并没有表现出赞叹,反而感慨道:“这些宫殿和珍宝,如果让鬼神来管理,鬼神也会感到劳累;若让百姓来经营,百姓也将倍受煎熬。”(《史记》原文: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由余的话令秦穆公感到惊讶,这番独到的见解让他意识到眼前这位使者不简单,便进一步请教:“我们中原地区常依靠诗书、礼仪、法律和道德来治理国家,但总是发生动乱,像戎族这样没有这些文化制度的民族,如何治理国家?是不是很困难?”
由余笑了笑,语气中带着些许的自信:“您所说的诗书礼乐,实际上正是导致中原各国纷争不断的根源。早在黄帝时代,他创造了礼乐法度,推行天下太平,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君主愈加骄奢,权力腐化,渐渐地,法律成了压迫百姓的工具。百姓在沉重的负担下逐渐产生怨恨,社会动荡便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
秦穆公听后深感震撼,内心充满了惊讶:“如此说来,中原的礼乐法度反而成了国家混乱的根源?而戎族依赖上级的仁德治国,上下关系和谐,族人忠诚,政务得以顺畅,这样的治理方式,难道不更为高效吗?”
由余的见解并非空泛之谈,他接着道:“在我们戎族,上层领导以德行感召民众,民众则以忠诚回报上层。整个国家的治理诚信优配,就像人管理自己的身体一般,无需繁文缛节。而这,才是真正圣贤之治!”
秦穆公被由余这一番话深深打动,心中暗自佩服他非凡的政治见解。
然而,内史王廖听后却提出了一个更为实际的策略,他建议秦穆公:“西戎国地处偏远,尚未见识过中原的繁华。他们的国君没有经历过奢华的腐化,因此可以保持朴素。我们不妨送些歌姬、舞女去,让戎王沉迷其中,渐渐失去对国事的关注。与此同时,我们可以暗中延迟由余的回国时间,制造由余与戎王之间的隔阂,直到由余不得不离开西戎,投向我们秦国。”
秦穆公一听,立刻拍手叫好:“好计策!由余这类人才,最终还是会归顺我大秦!”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秦穆公与由余关系更加亲密,频频交谈,不仅探讨国家大计,还暗中打探西戎的军事和地理情况。
不久后,秦穆公按计划将16名美丽的歌姬送到西戎,戎王一时陶醉于声色犬马,开始疏于政务。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戎的局势日渐动荡。秦穆公趁机延迟由余的回国,使得戎王对由余产生了怀疑和猜忌。
经过一年的时间,秦穆公最终放走了由余。回到西戎后的由余,看到戎王沉迷于歌舞的场景,试图劝谏他,但戎王早已忘记了治国理政的责任,根本不理会由余的建议。无奈之下,由余最终决定投奔秦国。
由余来到秦国后,秦穆公对他非常尊重,并给予他重用。随着由余的加入,秦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成功灭掉了西戎,吞并了其土地,秦国的国力因此大增,开始迈向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这一段历史充分展示了秦穆公通过巧妙的策略成功瓦解了敌国的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在政治斗争中,软实力与智谋的重要性。通过“糖衣炮弹”这一策略,秦穆公不仅得到了由余的支持,还让西戎的内部分裂,最终为秦国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你认为,秦穆公的这一计谋是否成功呢?有时比武力更有效的,确实是智慧和巧妙的谋略。
发布于:天津市天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